|
巴基斯坦 |
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|
|
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|
|
主要统计 面积79.609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1.618380亿人(其中,13岁~17岁男898.9万人,女862.3万人;18~22岁男768.4万人,女700.8万人;23~32岁男1241万人,女1098.5万人)。国内生产总值3.3万亿卢比,合628亿美元(2000年)。国防费1576亿卢比,合26亿美元(2001年国防预算)。原煤355.3万吨(1997年)。原油2080万桶(2001年)。天然气178.94亿立方米(1996年)。发电量569.46亿度(1996年)。粮食2666.1万吨(1999年)。海运能力,商船(载重100吨以上)73艘,总载重量51.38万吨(1999年)。民航能力,固定航班机场35处,客运量109.72亿人千米、货运量4.02亿吨千米(1999年)。 国防政策
巴基斯坦国防政策的基本点是:维护国家独立、主权和领土完整;反对印度称霸南亚,争取同南亚小国加强军事合作,共同抗衡印度;主张建立“南亚无核区”,同印度签定互不侵犯条约;适当增加军费,努力建设一支与巴的“安全环境”相适应的武装力量,重点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;武器来源贯彻多方引进与自产相结合的方针,强调发展国防工业,努力提高自力更生能力;面对印度的核威慑,积极发展核武器;在加强正规军建设的同时,积极发展准军事部队,保持充足的预备役兵源。 国防体制 总统为武装部队统帅。内阁防务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关,主席由总统兼任,成员包括国防、外资、财政、内政等部长,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、三军参谋长、国防部秘书长一般均出席内阁防务委员会会议。国防部是贯彻执行内阁防务委员会决议的最高军事行政领导机构,主要负责三军的财务管理、武器生产与采购。国防部首脑为国防部长,国防部秘书长负责主持日常工作。国防部下设防务局、生产局和国防情报局。参谋长联席会议在行政上受国防部领导,但在军事指挥上直属总统,主要负责拟定三军联合战略计划、研究武装力量的兵力与编成、向内阁防务委员会提供国防咨询,其成员有三军参谋长和国防部秘书长,主席由三军参谋长轮流担任,任期3年,武装力量由正规军、准军事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。正规军分为陆、海、空三个军种。总统通过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和指挥全军。 领导人物 总统兼武装部队统帅佩尔韦兹·穆沙拉夫(2001年7月上任)。国防部长沙希德·哈米德(1996年11月上任)。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·穆沙拉夫上将(1998年10月7日上任)。海军参谋长米尔扎上将(1999年10上任)。空军参谋长穆沙夫上将(2000年11月上任)。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62万人。 陆军 55万人。 编成9个军部、2个装甲师、9个军炮旅、19个步兵师、7个独立装甲旅、9个独立步兵旅、6个机械化旅、1个防空司令部(下辖8个旅)、7个工程兵旅、1个地区司令部(师级)、3个装甲侦察团、1个特种部队群(3个营)、17个航空兵中队。 海军2.5万人(含海军航空兵、海军陆战队和海上保安部队)。 基地设在卡拉奇(舰队司令部)。正在修建的基地为瓜达尔和奥马拉。 空军4.5万人。 编成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、12个战斗机中队、1个侦察机中队、1个海上反潜侦察机中队、2个运输机中队、1个救援直升机中队、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、7个地空导弹连。装备作战飞机410架。 预备役部队 51.3万人,其中陆军50万人、海军5000人、空军8000人。 准军事部队 国民警卫队18.5万人。边防部队6.5万人,装备装甲输送车45辆。巴基斯坦别动队(属内务部)2.5~3万人。海上保安厅约1000人,装备驱逐舰1艘、快艇8艘。海岸警卫队,装备快艇23艘。 兵役制度 实行志愿兵役制。新兵招募的年龄,陆军17~21岁,海军17~20岁,空军16~28岁。士兵服役年限,陆军7年,海、空军7~8年。士兵服役期满后转为预备役。预备役服役年限,陆军8年,海、空军5年。军官最高服役年龄,将官59岁,校官52岁,尉官48岁。 军衔 军官军衔分3等11级:将官4级(上将、中将、少将、准将),校官3级(上校、中校、少校),尉官4级(上尉、中尉、少尉、准尉)。 驻外兵力 2001年巴基斯坦共有1452人在克罗地亚、多哥、东帝汶、格鲁吉亚、伊拉克和科威特、西撒哈拉等国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。 外国驻军 1999年有8个国家的43名军事观察员驻巴基斯坦。 军队节日 国防节9月6日。 |
|